曹邦興在開展巫山縣產教社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會議上強調
充分尊重群眾意愿 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實現“六好”工作目標 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10月20日,縣委書記曹邦興主持開展巫山縣產教社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
培訓會邀請中國十大社工人物,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廖曉義為與會人員進行專題授課。她結合自身長年扎根基層社區開展鄉村建設的實踐經驗,以“一體”“三會”“三院”“三化”,即社會治理共同體,互助會、聯席會、愛鄉會“三會”,庭院、大院、書院“三院”,社會化、生態化、數字化“三化”等為主線,深入淺出地探討以社會工作推進社會治理,以社會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的話題,創新探索產、教、社融合的社會治理,為助力巫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
廖曉義特別強調社會工作對于社會治理和產教社融合發展的意義。社會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是社會建設,而這本來就是黨的群眾路線的老傳統,我們的干部應該弘揚這樣的老傳統,成為具有社會治理、鄉村文教和產業發展綜合能力的新型社會工作者。
曹邦興指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指引,也是新時代黨員干部應擁有的思想觀念和行動準則。黨員干部要系統學習和領會,在工作中認真執行,用干部的辛苦程度換取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曹邦興要求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人民為目標,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中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同時,堅持問題導向,以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黨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保證工作中的規范性和創新性,注重結果和效果,讓人民群眾真正有幸福感。
曹邦興強調
要以本次產教社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中的“一體”“兩治理”“三會”“三院”“三化”,實現“六好”為工作目標,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下一步,要堅持黨建引領,堅持以自治為本、法治為綱、德治為根、智治為基,不斷健全鄉村綜合治理體系,化矛盾、強產業、育新風,探索新時代下鄉村綜合治理的新路子。
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h“四大家”領導及相應職級市管領導干部;縣委有關部委,縣級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重點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縣農業農村委、縣鄉村振興局領導班子成員其余成員及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各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其余成員,村(社區)支部書記及有關工作人員在分會場參會。
培訓會結束后,廖曉義帶領團隊來到巫山產教社融合發展試點之一的大昌鎮寧河村,為定點服務站授牌。
記者 向君玲 羅彬 報道